您現在的位置:中國農業儀器網 > 行業動態 >養豬帶給我們循環農業的啟示
養豬帶給我們循環農業的啟示
11月9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,今年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同比上漲3.2%,其中,包括豬肉在內的食品價格上漲6.5%,影響CPI總水平同比上漲約2.11個百分點。
這讓記者聯想到與人之“食”密切相關的養豬產業。回望這一產業,近年來有兩大焦點問題令人關注:一個是豬價始終像過山車一樣,時起時落;一個是大規模、高密度養豬,污水直排,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,養豬場被拆除的新聞屢見不鮮。
這是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,但細究之下卻有隱秘的聯系。豬價起起落落的緣由,錯綜復雜,但有一點至關重要,那就是供求關系與市場預期正向關聯。
如何既能養好豬,又能做到生態美,還能維持豬價穩定?記者近日在福清、閩侯等地采訪,觀察到的循環農業之路,可謂有益鏡鑒。
走進年出欄3萬多頭豬的福清市星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,所見所聞會徹底顛覆人們對傳統養豬場的印象:沒有臭不可聞、污水橫流,只見綠樹成蔭,空氣也很清新。這樣的神奇,就是通過“立體種養、循環利用”實現的。養豬產生的糞便,都被“榨干取盡”:豬糞一方面用于生產有機肥,一方面經處理后種植雙孢蘑菇;豬尿、污水通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,發電供企業內部使用;同時,他們利用自產的有機肥、沼液,配套種植西芹、火龍果等蔬果。
通過循環利用,星源農牧不僅基本實現污染物零排放,而且延長了產業鏈,大大增加了企業效益。其中,僅有機肥一年可實現產值2500萬元,可謂真正的變廢為寶。不僅如此,還實現了節能減排、低碳化,每年可生產沼氣50萬立方米,年發電70多萬千瓦時,節約電費40多萬元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00噸。
位于閩侯縣洋里鄉的福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年出欄商品豬、種豬近30萬頭,是我省特大型生豬養殖企業。公司通過引進目前國際最先進的“生豬自動喂飼系統”,實現了規模化、集約化養豬。飼料攪拌、輸送、喂食都能通過電腦控制,自動完成,而且,通過給豬定量配料,讓每頭豬每天的長膘基本上都在掌控中,從而達到控制生豬體重的神奇效果。
通過“循環”,養豬實現了“現代化”,達到“生態美”與“百姓富”的統一,同時,養豬業可持續發展了,也會給力市場穩定和“菜籃子”的充足和安全,可謂“三贏”。不過,這么好的模式,為何不見推而廣之呢?這就涉及到成本投入問題。觀察星源、福豐兩家企業,無論是規模較大的豬舍、沼氣發電設備,還是工廠化的食用菌栽培廠房等,都投資巨大,動輒上千萬元,非單個農民力所能及。
因而,要實現上述“三贏”目標,需要企業的探索和努力,也需要政府部門的有力扶持,包括資金支持、土地整合、技術指導等。通過培育龍頭企業或養豬大戶,聯合和帶動單個養豬戶抱團發展,共同“循環”起來,或許是提升養豬業發展水平的最優路徑之一。
- 【中國農業儀器網】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