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的位置:中國農業儀器網 > 行業動態 >山東慶云:三個創新帶農民增收致富
山東慶云:三個創新帶農民增收致富
近年來,山東省慶云縣堅持以“推進農業產業化,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”為目標,以龍頭企業帶動為突破口,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落腳點,通過創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、創建新型農業經營模式、創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,促進了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,實現了農業的標準化、規模化、信息化和品牌化,帶動了全縣及周邊30余萬農民增收致富。
創新發展格局,創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
(一)以打造品牌為核心,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。按照“扶優、扶大、扶強”的原則,幫助龍頭企業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近期發展目標,將中澳集團、鼎力集團培育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,并從準入、稅費、能源、交通、安全、用工、行業管理等方面創造良好環境,推動龍頭企業晉檔升級,縣財政每年設立500萬元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基金,對財稅貢獻大、品牌建設優的企業給予大張旗鼓的表彰獎勵。目前,全縣已有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8家,其中,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、省級2家、市級9家。
(二)以產業特色為依托,規范提升農民合作組織。鼓勵龍頭企業、農業大戶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農產品[0.00% 資金 研報],組織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,提高農戶入社率和產業覆蓋面,在銷售渠道、社員培訓、技術合作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,著力培育產權清晰、機制靈活、運行規范、管理民主的示范性合作組織。目前,全縣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00余家,其中省級示范社1家、市級規范社20家、家庭農場4家,入社農民達到7500余戶,注冊資金達5000余萬元。
(三)以園區建設為重點,鼓勵發展家庭農場大戶。按照“一鄉一業、一村一品”的發展規劃,每個鄉鎮每年至少建成1處500畝的設施農業產業園區。目前,全縣共流轉土地6萬余畝,建成肉鴨、肉牛、設施蔬菜等各類特色種養殖規模以上產業園區40處,在縣域西部、東部、南部和北部分別規劃建設了萬畝蔬菜片區、苗木片區、花卉片區和畜牧片區,全縣初步形成了“西菜東樹、南花北牧”的特色產業格局。
依托龍頭帶動,創建新型農業經營模式
(一)創新管理機制。中澳集團首創“1235”訂單養殖模式,“1”即中澳集團這一龍頭,“2”即高價賒銷和高價收購,“3”即鴨苗、飼料、藥品三賒銷,“5”即統一供雛、統一供料、統一供藥、統一防疫、統一回收宰殺,這一成功經驗入選聯合國扶貧開發案例,在全世界推廣;鼎力集團主導成立了棗農合作社和棗樹種植技術協會,按照“統一技術指導、統一生產資料、統一種植管理、統一訂單銷售、統一品牌建設”的標準對基地進行管理,大大提高了農業產業的經濟、社會、生態效益。
(二)延伸產業鏈條。依托中澳集團,與中船重工集團、浙江三弘集團等名企開展對接合作,形成了種鴨飼養、雛鴨孵化、肉鴨養殖、宰殺加工、熟食出口、羽絨制品、鴨糞沼氣發電及沼液沼渣再利用的完整肉鴨產業鏈條;依托鼎力集團,分別與美國、瑞士科研中心合作研發了黑棗精酵素和棗肽化妝品,實現了從傳統棗制品向保健食品、化妝品的延伸。
(三)壯大產業基地。圍繞中澳集團,全縣建成出口備案基地11處,標準化養殖基地380處,產地認證面積達到6.5萬畝,中澳2.4萬噸歐式去骨烤鴨項目全部投產后,年可出欄商品肉鴨8000萬只;以鼎力集團為中心,全縣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達18萬畝,棗樹總量突破1100萬株,年產干棗6萬噸,年產棗啤酒15萬噸、金絲小棗汁4萬噸、干棗制品2.5萬噸。
提高農民技能,創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
(一)農民培訓形式新型化。通過對全縣各大企業用工狀況,重點鎮、村開展農村勞動力就業狀況調查,針對企業招工難而農民就業難的問題,動員企業和周邊村黨支部結對,開展訂單培訓工作,實現了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身份轉變。從土地流轉、科技服務、金融服務等方面,對返鄉青年、退伍軍人、種養大戶及有志于農村創業的大中專和高中畢業生,圍繞我縣現已形成的肉鴨、肉兔、肉牛、小棗、蔬菜等特色園區進行創業培訓,鼓勵發展產品的銷售、加工等種養殖下游產業鏈,培育新型職業農民。
(二)農民就業方式新型化。依托中澳集團,全縣及周邊從事肉鴨養殖農民已達30余萬人,鴨農人均收入10年間增長了5倍;鼎力集團主導成立的紅棗種銷專業合作社,累計向棗農發放貸款8000余萬元,帶動6萬余農戶致富。就業渠道不斷拓寬,收入持續增多,使農民由過去的難就業到現在的自由擇業,由外出務工到家門口上班,思想觀念與時俱進。
(三)農民生活方式新型化。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不斷提高,結合“兩區同建”,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觀,社區蓋進農村、園區建在門前、超市開到身邊,住宅樓房化、勞動職工化和農村城市化已悄然成為現代農民新的生活方式,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不斷壯大。
- 【中國農業儀器網】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。


